《中國稅務》2021年總目次(1—12期)
題 目 |
作 者 |
期-頁 |
要聞 |
||
大事/稅事 |
|
1-4 |
大事/稅事 |
|
2-4 |
大事/稅事 |
|
3-4 |
大事/稅事 |
|
4-4 |
大事/稅事 |
|
5-4 |
大事/稅事 |
|
6-4 |
大事/稅事 |
|
8-4 |
大事/稅事 |
|
9-4 |
大事/稅事 |
|
10-4 |
大事/稅事 |
|
11-4 |
大事/稅事 |
|
12-4 |
本刊專稿 |
||
構建稅務人才新體系 開創人才興稅新局面 ——專訪國家稅務總局黨委書記、局長王軍 |
本刊記者 |
12-14 |
本刊特稿 |
||
帶好隊伍展現新氣象 干好稅務開拓新局面 高質量推進新發展階段稅收現代化 ——全國稅務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 |
郭瑞軒 |
2-6 |
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 引領保障稅收改革發展 ——2020年全國稅務系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工作綜述 |
郭瑞軒 |
3-7 |
深化稅收征管改革 順應人民群眾期盼 |
國家稅務總局黨委書記、局長王軍 |
10-7 |
深化稅收征管改革服務國家治理現代化 |
國家稅務總局黨委書記、局長王軍 |
11-6 |
專題 |
||
進一步深化稅收征管改革 高質量推進新發展階段稅收現代化 |
|
4-7 |
深化稅收征管改革的重要制度安排 |
本刊特約評論員 |
4-8 |
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《關于進一步深化稅收征管改革的意見》 |
|
4-9 |
國新辦舉行《關于進一步深化稅收征管改革的意見》新聞發布會 |
|
4-14 |
稅收征管的第三次變革 ——《關于進一步深化稅收征管改革的意見》對納稅人繳費人的影響及意義 |
李旭紅 |
4-20 |
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“七一”重要講話精神 |
||
爭當新發展階段稅收現代化建設先行者 |
馬正文 |
8-6 |
聚焦“四精”辦實事 深化改革開新局 |
李 杰 |
8-9 |
在黨史學習教育中開辟干事創業新局面 |
郭順民 |
8-12 |
守頂層設計之正 創基層實踐之新 進一步深化稅收征管改革 |
伍 舫 |
8-14 |
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 |
||
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 為在新時代新征程上贏得更加偉大的勝利和榮光貢獻稅務力量 |
|
12-6 |
從黨的百年奮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|
劉雅麗 |
12-8 |
深刻把握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的精神實質和實踐要求 |
張德志 |
12-10 |
四學引領 三路出擊 兩個統籌 ——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 |
鄭 鋼 |
12-12 |
特別策劃 |
||
展望“十四五”稅收新征程 |
|
1-14 |
奮進“十四五”逐夢新征程 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中展現稅務新作為 |
本刊特約評論員 |
1-16 |
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核心要義:統籌發展和安全 ——訪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、學部委員高培勇 |
陳黛斐 黃詩睿 |
1-17 |
“十四五”時期財稅改革的思考 ——訪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、院長劉尚希 |
陳黛斐 高宏麗 袁品涵 |
1-21 |
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推動稅收事業新發展 |
胡立文 |
1-24 |
回顧“十三五” 展望“十四五” 推動四川稅收工作高質量發展 |
李 杰 |
1-26 |
發揮稅收職能 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——訪國家稅務總局湖北省稅務局黨委書記 |
呂永澤 徐衛興 吳 瓊 |
1-28 |
數字化轉型推動稅收治理現代化 |
張瑞軍 |
1-31 |
“稅力量”護航企業乘風破浪 |
孫曉斌 |
1-34 |
優化稅收營商環境 助力構建發展格局 |
|
2-10 |
精確執法 精細服務 精準監管 精誠共治 |
本刊特約評論員 |
2-12 |
優化稅收營商環境 提升納稅服務質效 |
國家稅務總局納稅服司 |
2-13 |
樹牢首都意識 堅持首善標準 為北京全力打造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高地貢獻稅務力量 |
張有乾 |
2-16 |
廈門稅收營商環境的“升級密碼” |
徐 然 |
2-20 |
“第一名”是這樣來的 |
呂廣璐 呂 慧 |
2-23 |
稅收營商環境賦能企業健康發展 ——訪德勤中國稅務及商務咨詢全國主管合伙人郭心潔 |
劉威威 王 檳 |
2-26 |
稅收營商環境優化,你感受到了嗎? |
本刊編輯部 |
2-29 |
聽心聲 匯眾智 聚合力 |
|
3-12 |
聚各方智慧合力 創改革發展新局 |
本刊特約評論員 |
3-14 |
堅定不移推進新發展階段財稅治理現代化 |
張連起 |
3-15 |
減稅降費幫助我們發展壯大 ——訪全國人大代表、立信會計事務所首席合伙人、董事長朱建弟 |
倪幸佳 |
3-18 |
國產光纖闖天下 ——訪全國人大代表、全國工商聯常委、亨通集團董事局主席崔根良 |
李 倢 |
3-20 |
稅務“靶向”服務 護航靶向新藥逆勢發展 ——訪全國人大代表、貝達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丁列明 |
漏麗婷 |
3-22 |
中醫藥產業的春天到了 ——訪全國人大代表、李時珍醫療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夏恒建 |
徐衛興 田大勇 田 巧 |
3-24 |
稅務部門是我們的“娘家” ——訪全國人大代表、鹽津鋪子董事長張學武 |
肖江浩 向 濤 彭驍穎 |
3-26 |
春風化雨三十載 稅收宣傳奮進路 |
|
4-24 |
三十而立 三十賡續 ——寫在全國稅收宣傳月30周年之際 |
本刊編輯部 |
4-25 |
稅收宣傳月,相約春天30載 |
李麗輝 |
4-29 |
敢想敢“創” 守正出“新” ——福建稅務新媒體宣傳發展紀實 |
馮勇琦 陳文德 顏佩瑜 |
4-32 |
稅收宣傳:科學治稅的“利器” |
呂永澤 徐衛興 蘇 妍 |
4-35 |
稅收宣傳“碰撞”新媒體 |
魏志勇 孟俊平 |
4-38 |
方老師和他的剪報本 |
程菲菲 |
4-40 |
一張照片背后的20年“稅”緣 |
陳海敏 |
4-42 |
從“喊破嗓子”到“融宣時代” |
杜貴貴 |
4-44 |
結緣“稅宣”30年 |
于 意 |
4-45 |
稅收征管迎來第三次變革 |
|
5-6 |
堅定不移推動稅收征管改革走深走實 |
本刊特約評論員 |
5-8 |
從三個視角看我國新一輪稅收征管改革 |
胡怡建 |
5-9 |
一場關乎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深刻變革 |
湯繼強 |
5-12 |
深化稅收征管改革 扎實推進廣西稅收現代化 |
湯志水 |
5-14 |
守正創新 聚力“合成” 全力推進稅收征管改革見行見效 |
將學武 |
5-17 |
潮涌長三角 征管改革再出發 |
黃詩睿 袁品涵 |
5-20 |
征管改革做加法 納稅體驗更溫暖 |
孫曉斌 |
5-24 |
輕松一“點” 退稅即享 |
呂廣璐 張世達 |
5-26 |
數字科技與智慧稅務發展的思考 |
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 |
5-28 |
16個問答了解《意見》如何落實 |
|
5-30 |
學而時習日精進 興稅強國擔使命 |
|
6-20 |
助力學習蔚然成風 開創興稅嶄新路徑 |
本刊特約評論員 |
6-21 |
“云端”學習強本領 學習興稅促發展 |
國家稅務總局教育中心 |
6-22 |
伴你成長的學習興稅平臺 |
本刊編輯部 |
6-26 |
“學習興稅”的“多重角色” |
本刊編輯部 |
6-29 |
圖說“學習興稅” |
國家稅務總局教育中心 |
6-33 |
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——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稅收歷程 |
|
7-2 |
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|
|
|
中國共產黨成立初期的稅收主張 |
|
7-5 |
土地革命時期的稅收探索 |
|
7-6 |
抗日根據地的稅收實踐 |
|
7-9 |
解放戰爭勝利背后的稅收助力 |
|
7-11 |
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 |
|
|
新中國建立統一的新稅制 |
|
7-14 |
艱辛探索和曲折發展中的中國稅收 |
|
7-22 |
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 |
|
|
改革開放,稅收重新起航 |
|
7-27 |
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稅收制度 |
|
7-34 |
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時期的稅收事業 |
|
7-40 |
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|
|
7-46 |
舉旗定向,引領稅收事業闊步前行 |
|
7-48 |
擔當作為,主動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|
|
7-52 |
減稅降費,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|
|
7-55 |
稅制改革,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|
|
7-58 |
征管改革,夯實國家治理基礎 |
|
7-62 |
提升服務,助力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|
|
7-67 |
大國稅務,深度參與全球稅收治理 |
|
7-72 |
帶好隊伍,鍛造中國稅務鐵軍 |
|
7-74 |
堅守初心 書寫最美“稅務藍” |
|
8-16 |
學習先進典型 凝聚奮進力量 |
本刊特約評論員 |
8-17 |
弘揚榜樣力量 續寫稅收現代化建設新篇章 |
國家稅務總局黨建工作局 |
8-18 |
激揚精神偉力 奮進稅收現代化新征程 |
周 敏 |
8-22 |
把納稅服務做到納稅人繳費人心坎上 |
黃詩睿 畢 卓 |
8-25 |
用黨旗“紅”輝映稅務“藍” |
任宇苗 車雅雅 張磊杰 |
8-28 |
聚燈塔之光 讓初心永固 |
王 軍 祝 驍 周 寧 |
8-30 |
初心不改 躬身力行 |
王冠勇 朱 穎 多宏歌 |
8-32 |
“永”葆初心 點“亮”征程 |
楊 星 |
8-34 |
頭雁領航 眾雁高飛 |
廖永紅 張明忠 |
8-36 |
十年積跬步 初心至千里 |
巨 威 李 鳴 甘 亞 |
8-38 |
“三多”稅務所的帶頭人 |
錢昱穎 呂 闖 |
8-40 |
柔肩挑重擔 |
寧德泰 李 嫻 |
8-42 |
科技自立自強 稅收助力發展 |
|
9-6 |
加大稅收支持力度 匯聚創新發展動能 |
本刊特約評論員 |
9-7 |
稅收助力科技創新之路 |
本刊編輯部 |
9-8 |
促進科技創新 稅收大有可為 |
楊志勇 |
9-11 |
稅惠企業 共建“免疫長城” |
孫曉斌 何 梅 |
9-14 |
稅收賦能 工業機器人產業騰飛 |
楊 海 許蒙亞 |
9-17 |
稅眼看重慶:創新潮涌 |
姜文韜 陳 穎 賀 艷 |
9-20 |
稅惠直享達 助力打造集成電路“千億產業鏈” |
石川影 巫玉英 鄭豪杰 |
9-23 |
“無人機”產業起航的“稅動力” |
盧 穎 |
9-26 |
支持科技創新的稅收優惠政策集錦 |
覃 皓 |
9-29 |
民生背后的稅收力量 |
|
10-12 |
為民惠民便民信念燭照稅收事業前行 |
本刊特約評論員 |
10-13 |
讓財政的陽光更好地惠及每一個人 |
高宏麗 畢 卓 |
10-14 |
法治中國的稅收法定之路 ——訪中國財稅法學研究會會長、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劉劍文 |
高宏麗 劉 珂 徐蓀童 |
10-17 |
稅務“有數” 人民有感 ——訪北京零點有數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袁岳 |
劉威威 袁品涵 |
10-22 |
納稅服務新變化帶來辦稅繳費新體驗 |
郭 勇 周國輝 |
10-25 |
以“合”促“成” 構建稅收共治“同心圓” |
劉 珂 |
10-28 |
感受稅收之暖 |
徐蓀童 李 婧 |
10-31 |
聚焦“四精”要求 全面推動《意見》落地生效 |
|
11-8 |
蹄疾步穩推進《意見》落實 見行見效深化征管改革 |
本刊特約評論員 |
11-10 |
上下聯動聚合力 統籌兼顧抓落實 ——全國稅務系統落實《意見》開局良好成效初顯 |
國家稅務總局《意見》落實辦公室 |
11-11 |
以“四精”為指引 推動《意見》落實落細 |
李旭紅 |
11-13 |
寫好首善之區的“四精”答卷 |
高宏麗 黃詩睿 劉 珂 趙 倩 張 博 |
11-16 |
精細服務:百姓滿意的民心工程 |
胡素霞 周子龍 田東波 武 征 |
11-20 |
構建精準監管體系 探索智慧稅務浙江路徑 |
陳 龍 虞立教 黃 珣 |
11-23 |
以“網”集成 以“數”賦能 推動精誠共治取得示范性成果 ——訪國家稅務總局河南省稅務局黨委書記、局長孟軍 |
袁品涵 |
11-26 |
濃墨重彩繪就深化稅收征管改革廣東畫卷 |
翁漢豪 蔣琳珊 |
11-29 |
匯聚稅務人才俊杰 譜寫稅收現代化新篇 |
|
12-22 |
讓更多千里馬競相馳騁在稅收現代化新征程 |
本刊特約評論員 |
12-23 |
強國興稅俊杰出 人才涌動活水來 ——全國稅務系統人才建設情況綜述 |
國家稅務總局人事司 |
12-24 |
學習興稅提素質 人才培養鑄鐵軍 |
國家稅務總局教育中心 |
12-27 |
稅務系統人才培養的鮮明特征:“黨管人才”和“黨管稅收”的統一 |
鄧力平 |
12-29 |
讓事業激勵人才 讓人才成就事業 |
何忠國 |
12-30 |
“人才興稅”引領稅收現代化 |
張 斌 |
12-32 |
星火計劃夯基礎 尖兵人才出俊杰 |
齊志宏 |
12-33 |
黃河落天涌稅海 齊魯英才展畫卷 |
徐蓀童 郭 勇 高洪生 周國輝 |
12-35 |
奮楫弄潮自貿港 云帆直掛海之南 |
畢 卓 |
12-38 |
打造“育林工程” 建設“人才高地” |
劉 昊 楊建偉 沉 思 |
12-41 |
一朝領軍 終生盡責 |
劉 珂 |
12-43 |
記者視點 |
||
從“易”字做起 ——“非接觸式”辦稅繳費邁向常態化的泉州實踐 |
黃詩睿 |
2-45 |
走進“有故事的”稅務所 ——國家稅務總局北京市海淀區稅務局第一稅務所工作紀實 |
徐蓀童 蘇 垚 |
8-58 |
繪就鄉村振興美好“黔”景 |
黃詩睿 張玉堂 |
9-45 |
緩稅紅利直達快享的甘“速”密碼 |
黃詩睿 畢 卓 張萬剛 |
12-45 |
局長論壇 |
||
加強六種能力建設 提升領導力水平 |
張國鈞 |
2-38 |
高質量推進稅務績效管理 |
袁繼軍 |
2-40 |
紀檢工作一體化管理的深圳稅務實踐 |
吳 德 |
3-34 |
加強稅務黨建工作的幾點思考 |
劉英懷 |
3-36 |
創新機制匯眾智 跨域工作解難題 |
譚中偉 |
3-38 |
稅收服務構建發展格局的陜西路徑 |
包東紅 |
4-52 |
鄉村振興的稅收使命 |
王建平 |
4-55 |
提升納稅服務質效 助力市場主體發展 |
盧自強 |
6-36 |
“五大工程”打造知名學院 |
曾光輝 |
6-38 |
持續改進稅務績效管理 推動成都稅收現代化高質量發展 |
姜 濤 |
6-41 |
對建設高素質專業化稅務稽查干部隊伍的思考 |
付 強 |
6-43 |
名家專欄 |
||
涉稅服務的數字化轉型與創新 ——訪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、總經理陳榮興 |
孫一冰 黃詩睿 |
2-45 |
稅收“春風”吹四季 民營企業更有感 ——訪全國政協常委、全國工商聯副主席、北京葉氏企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葉青 |
呂 忠 張 可 |
4-57 |
稅收法定漸行漸近 |
翟繼光 |
8-46 |
建黨百年 |
||
堅持系統觀念 健全“六個體系” 切實加強稅務機關黨的政治建設 |
國家稅務總局黨委書記、局長王軍 |
1-6 |
黨建引領 高質量推進稅收現代化 |
國家稅務總局黨建工作局 |
1-10 |
抗“疫”“冀”時 看燕趙稅務鐵軍 |
李文英 王瑞紅 謝曉英 |
2-33 |
黨建引領 稅務工作譜新曲 |
查莉莉 徐遠俊 周 寧 |
2-36 |
“十百千”黨建示范工程 促黨建工作提質增效 |
孫艷文 張圣賢 |
3-28 |
“黨建紅”+“稅務藍” 八桂最佳色 |
劉 珂 王 檳 楊 帆 |
3-30 |
把嚴明政治紀律融入黨校教育培訓 |
朱 潔 朱寶強 孫 斌 |
3-33 |
黨建引領 彰顯稅務“紅色力量” |
徐云翔 趙小行 |
4-46 |
以紅色引擎賦能浙江“重要窗口”建設 |
吳紅燕 李 珺 |
4-48 |
傳承紅色基因 黨建帶活隊伍 |
楊海麟 劉世力 廖永紅 |
4-50 |
堅持標準引領 鍛造過硬支部 |
國家稅務總局湖南省稅務局 |
5-36 |
發動黨建“引擎” 三秦稅收跑出“加速度” |
賈曉明 秦普航 |
5-38 |
四姑娘山稅務分局的前世今生 |
蔣文富 |
5-40 |
學黨史 悟思想 辦實事 開新局 |
|
6-6 |
在黨史學習教育中汲取奮進力量 |
本刊特約評論員 |
6-7 |
從“能辦”變“好辦” “一把手走流程”見成效 |
張 菁 |
6-8 |
傳承紅色基因 辦好惠民實事 |
姜文韜 賀 艷 |
6-10 |
“稅星”閃閃耀楚天 |
徐衛興 王 森 吳曉雪 周東山 |
6-12 |
黨的光輝照耀一生 |
徐海清(口述) 馬俊驊 潘 虹(整理) |
6-14 |
聆聽紅色故事 傳承改革基因 |
郭念東 |
6-16 |
學黨史鑄魂增信 務實干以夢為馬 |
馬國柱 田玉林 崔華巍 |
6-17 |
百年獻禮 精彩紛呈 |
本刊編輯部 |
6-18 |
中國共產黨稅收思想的公平正義底色 |
武靖國 孫 斌 唐 楓 |
9-34 |
一張抗日公糧通知單 |
姜云峰 |
9-37 |
學黨史“力行不輟” 辦實事“落地有聲” |
徐衛興 鄢宇艷 |
10-34 |
赤膽忠心鑄稅魂 ——記鄂豫皖蘇區第一個稅務所創建者周忠誠 |
汪東海 周新盛 王小瑞 周前成 |
10-36 |
“紅糧”更紅 |
王 宵 王 晨 曲易鐘 |
10-37 |
20世紀“90后”尋訪19世紀“90后” |
黃 珣 |
10-39 |
新中國稅制的“預演” ——紀念《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暫行稅則》頒布90周年 |
劉 佐 |
11-35 |
從“三線”建設中追尋初心使命 |
鄧 犇 |
11-38 |
賡續血脈強素質 擔當使命履好責 |
靳 東 肖明杰 章士平 |
12-48 |
打通全面從嚴治黨“最后一公里” |
張一培 |
12-49 |
學史力行辦實事 為民服務踐初心 |
林家睿 邵 敏 |
12-50 |
打造紅旗渠畔稅務鐵軍 |
石振勇 |
12-52 |
“小馬燈”照亮便民辦稅之路 |
粟云龍 龍柄光 陸 云 |
12-54 |
政策解讀 |
||
年收入低于6萬元的居民個人新預扣預繳方法解析 |
伍 岳 慕容曉 |
1-52 |
國際運輸船舶增值稅退稅 助力內外貿易雙向循環 |
王文清 吉洪斌 |
1-54 |
三個問題了解集成電路和軟件產業所得稅政策 |
周梅鋒 |
2-48 |
2020年最新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政策集錦 |
任 敏 戴勝匯 |
3-40 |
企業所得稅新版預繳申報表填報解析 |
何 冰 張林林 呂 鑫 |
4-59 |
解讀《機動車發票使用辦法》 |
畢 喆 |
5-42 |
關于契稅法若干事項執行口徑的解析 |
宋興義 |
8-61 |
單邊預約定價安排簡易程序釋放更多政策紅利 |
金林軍 鄧昌平 |
9-48 |
若干企業所得稅征管口徑詳解 |
余婉湞 |
10-45 |
解讀《關于完善住房租賃有關稅收政策的公告》 |
嚴 穎 程慧敏 |
11-45 |
業務指南 |
||
解析企業重組業務實質 |
鐘松挺 |
2-51 |
梁式起重機需要計入房產原值繳納房產稅嗎? |
高 鵬 張 歡 |
2-53 |
金融企業貸款損失與非金融企業壞賬損失年度納稅申報詳解 |
于芳芳 |
3-45 |
企業、個人非貨幣性資產投資的稅收政策差異 |
姜新錄 張永軍 劉振英 |
3-50 |
企業年度關聯業務往來報告表難點填報分析 |
宋興義 |
4-62 |
案解資產損失類業務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填寫 |
嚴 穎 |
4-65 |
新準則下租賃的稅會差異解析 |
禹 奎 |
5-44 |
不動產司法拍賣中應關注的“稅事” |
祝曉峰 |
5-50 |
海南自貿港企業資本性支出一次性稅前扣除等政策有何不同? |
馬澤方 |
5-52 |
新收入準則下合同變更的會計處理與涉稅分析 |
于芳芳 |
6-45 |
關注:企業改制重組相關土地增值稅政策再次延續 |
姜新錄 劉振英 |
8-66 |
間接捐贈接受主體不同 稅前扣除資格條件各異 |
陳玉琢 |
8-68 |
同期資料審核中如何識別高風險企業 |
王善宏 梅曉蒙 |
9-50 |
增值稅與附加稅費整合申報填列解析 |
張 艷 |
9-52 |
企業破產重整與清算的稅務處理 |
高金平 |
10-50 |
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政策執行要點解析 |
羅烽明 |
10-53 |
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新政策解析 |
高金平 |
11-50 |
優化整合系統 賦能退稅提速 |
李 強 熊月所 王文清 |
11-54 |
鐘稅官信箱 |
||
企業承擔個人所得稅稅款如何進行稅務處理等6則 |
|
2-54 |
水電費分割單能否作為稅前扣除憑證等5則 |
|
5-54 |
租入固定資產的改建支出如何攤銷等6則 |
|
8-64 |
案例分析 |
||
“電視問政”牽出的稅案 |
徐明冰 王小珍 張洞石 |
1-57 |
撕開“正!北澈蟮膫蚊婢 |
陳文裕 |
2-56 |
蛛絲馬跡查出“案中案” |
吳長青 李 進 陳 浩 |
2-58 |
新戰法溯源 三收網擒“狼” |
唐德友 姜富春 |
3-52 |
非物質文化遺產背后的出口貓膩 |
劉玉婷 恒 焱 蔣 攀 |
3-54 |
股權交易藏隱情 稅務稽查破玄機 |
付 強 王 廉 黃金虎 |
5-56 |
稅務稽查實事求是的“溫暖力量” |
林碧波 王 穎 韋紅玉 左惠芝 詹 紅 |
5-58 |
“稅警雙拳”破稅案 |
李 琪 吳雪琦 |
6-50 |
“高價”智能指環出口背后的騙局 |
蔡偉群 王 斌 謝 旭 |
6-52 |
一條線索牽出百萬稅案 |
高枝標 張玉琴 吳重陽 姚希祥 |
6-54 |
數據溯源 追蹤涉稅風險 |
吳國明 盛百成 |
9-56 |
巧破“案中案” 追查“賬外賬” |
徐衛興 張洞石 張 晶 翁 琦 |
9-58 |
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刑事認定對稅務行政處理的影響 |
王家本 |
12-62 |
“吃透”稅收政策 維護“走出去”企業合法權益 |
岑 峰 周建銘 |
12-64 |
“真假業務”混雜下的虛開秘密 |
羅柳燕 吳威斌 吳玲珍 |
12-66 |
工作探索 |
||
從一起“無罪”案看稅務執法 |
張文沂 |
2-60 |
做好稅務系統黨建和業務工作深度融合 |
任國保 |
2-62 |
加強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后管理的幾點建議 |
宋永良 王軍哲 楊 隨 |
2-63 |
完善基層稅務部門績效管理的思考 |
鄒軍龍 |
2-64 |
推進“非接觸式”辦稅繳費常態化 |
于榮榮 |
2-65 |
對完善商品和服務稅收分類編碼的探討 |
鄭潔燕 |
2-66 |
推進稅收共治 優化外來建筑業稅收征管 |
國家稅務總局廈門市翔安區稅務局課題組 |
4-69 |
干好稅務 帶好隊伍 實現事業新發展 |
張韜偉 |
4-71 |
處以罰款與加處罰款的主要差異 |
段文濤 |
5-60 |
綠色稅收促進“碳達峰”“碳中和”目標實現 |
李寶亮 肖建國 |
5-62 |
加強大數據微觀應用 提升數據治稅能力 |
徐攀登 呂 偉 金 濤 |
6-56 |
如何應對被檢舉企業注銷稅務登記過程中的風險 |
張蘭榮 張新男 |
6-57 |
對進一步完善基層稅務部門數字人事的探討 |
張海艷 李若晨 |
8-71 |
加強三類常見勞務服務稅收監管的建議 |
鄭 玲 王文清 吉洪斌 |
8-72 |
關于優化環境保護稅征管措施的思考及建議 |
國家稅務總局北京市稅務局課題組 |
10-56 |
信用卡企業視角下電子發票推廣的影響和應對 |
程偉艷 |
10-58 |
進一步推進水資源稅改革 更好發揮稅收調節作用 |
陳 璽 |
10-60 |
做好稅收經濟分析工作初探 |
汪小輝 |
10-61 |
以大數據應用開啟稅收服務和監管新篇章 |
吳 蔚 周敏穎 |
11-56 |
完善稅收違法“黑名單”制度 更好提升稅收遵從度 |
石愛國 袁 野 |
11-57 |
進一步提升執法精確度的思考 |
錢立平 |
11-59 |
完善我國資本弱化管理的幾點思考 |
張 青 周文鑫 |
11-60 |
如何規范行使稅收優先權 |
梁 峰 |
11-61 |
經驗點滴 |
||
強化監督執紀問責 落實監督責任 |
舒召礦 王艷華 |
1-59 |
讓辦稅服務廳“更聰明” |
陳輝俊 羅冬梅 粟劍波 廖東進 |
1-60 |
“稅小匠”工程促進“后浪”不斷冒尖 |
倪 偉 |
1-61 |
利用紅色資源開展稅務培訓 |
譚建淋 盛澤順 孫 斌 |
1-62 |
便民春風吹來暖心服務 |
楊 虹 趙亞軍 張 艷 |
4-77 |
老驥伏櫪心向黨 銀發生輝添能量 |
丁東生 殷國福 許建國 |
4-78 |
“三多”服務桑榆 真情溫暖夕陽 |
任羽佳 譚曉玲 |
4-78 |
推動黨建工作與稅收業務深度融合 |
施晶智 |
5-64 |
探索環境保護稅征管新路徑 |
崔 靜 |
5-65 |
稅海短訊7則 |
|
5-66 |
“四愛四增強”黨建興局譜新篇 |
曲貴林 |
6-58 |
嚴格把關防范稅收風險 |
晏韶紅 |
6-59 |
“指尖辦稅+遠程服務” |
胡麗霞 佟冰梅 劉愛軍 |
6-60 |
不動產登記集成服務先行先試顯成效 |
徐華云 胡光明 |
6-61 |
“精度+簡辦” 助力產業結構升級 |
高卓子 李 偉 |
6-62 |
“三個貫通發力” 推動巡察品牌升級 |
朱媛鳳 |
6-63 |
打造黨建“動車組” |
王嘉璽 |
9-61 |
加強檔案數字化 推動“以數治稅” |
王偉剛 |
9-63 |
多措并舉 打造稅收營商環境“最佳體驗區” |
陳韶軍 曲 麗 |
9-64 |
稅海短訊8則 |
|
9-65 |
破解基層監督難題 提高基層監督能力 |
楊 斌 |
11-63 |
打造“和風麗景”黨建品牌 |
韋幫照 洪 雷 |
11-64 |
“七個結合” 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深化 |
趙 巍 |
11-65 |
“四精”引領 對標“四度” |
陸永輝 尤小輝 |
11-66 |
稅海短訊15則 |
|
11-67 |
以“黨小組+”構建基層稅務分局治理新形式 |
張海峰 |
12-69 |
智慧稅務助力市場主體發展 |
賈芝龍 駱賓杰 方 潔 |
12-70 |
四項機制筑就“戎耀之家” |
武來平 曹 鋒 |
12-71 |
稅海短訊7則 |
|
12-72 |
征納互動 |
||
稅收添力 “中國云都”積蓄發展新動能 |
許永軍 宋志勇 |
1-63 |
“金果子”變身“金產業” |
章瀘月 |
1-65 |
扶貧路上“山海情” |
張芳芳 |
3-56 |
“稅小廉”:以“云”監督促進“云”共治 |
張 弘 張 斌 鄧 敖 |
3-58 |
嘗盡百味草 永河皮子香 |
楊治東 吳剛強 |
3-60 |
稅收保障“浙”里的鄉情 |
羅柳燕 |
3-61 |
稅收護航 不銹鋼管“乘風破浪” |
胡海瑞 徐子晴 蔣 楠 |
4-73 |
智能辦稅“不見面” 專業服務“不打烊” |
劉書怡 |
4-74 |
稅收助企紓困解難 |
高 敬 殷 波 張朝陽 |
4-75 |
幸福的日子 有“稅”相伴 |
口述:艾力·克里木 整理:張璽春 袁 樂 |
4-76 |
稅收賦能:鄉村振興進行時 |
龔 兵 張 盛 陳志剛 |
5-67 |
“小秸稈”釋放大能量 |
許永軍 |
5-68 |
稅企攜手 讓城市軌道交通網越織越密 |
劉一銘 陳玉婷 |
6-64 |
“稅力量”助新材料“奔”向大市場 |
陳 羿 李 軍 |
6-65 |
稅惠添動力 沖刺迎亞運 |
戴 俊 張治民 |
6-67 |
排難疏堵解痛 優化營商環境 |
佟海艷 劉書怡 孫思達 |
6-68 |
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 唱響征納“協奏曲” |
汪 平 賀 斌 |
6-70 |
新身份帶來“心”感受 |
晏子嫻 口述 陳海敏 整理 |
8-74 |
紅安大布:紅色血脈魚水情 非遺文化創未來 |
田大勇 楊治東 |
8-76 |
稅務微課:從探索走向成熟 |
詹曉攀 |
8-78 |
數據賦能 助力專業市場規范發展 |
房 紅 呂廣璐 王婉璐 |
10-62 |
稅收讓“世遺”城市充滿生機 |
陳尚仁 陳文德 蔡冰瀅 |
10-64 |
落實稅費優惠政策 助力內外貿一體化 |
章瀘月 王雯珺 |
10-66 |
治沙路上的稅收故事 |
趙靈芝 呂 韜 |
11-69 |
探尋幸福杭州背后的“稅收密碼” |
盧嬋嬋 王蓀怡 |
11-71 |
以數治稅 打造智慧辦稅新體驗 |
王建軍 陳海韻 |
11-73 |
稅人稅事 |
||
擔當作為你最美 |
|
1-37 |
多做一點 做好一點 |
曾 靜 劉 東 李文意 |
1-38 |
讓個稅改革的溫度直抵人心 |
譚茂飛 董曉琳 |
1-40 |
國際稅收舞臺上閃亮的中國“星” |
劉雪梅 陳志新 |
1-41 |
誓做頭戴稅徽的“張思德” |
李 娜 孫國慶 王志杰 魏子珣 |
1-43 |
減稅降費的“九字真經” |
楊 帆 許 鑫 |
1-45 |
貧困群眾的“親閨女” |
巨 威 王 剛 劉 偉 |
1-47 |
駐村六年為百姓 夫唱婦隨扶貧情 |
朱保林 謝 強 |
1-49 |
村里來了個“劉老師” |
樂 文 劉壁潔 魏露露 |
1-50 |
武漢戰“疫”一年間 |
葉 翩 黃天旭 |
2-67 |
小窗口 大“舞臺” |
孫函岱 |
2-70 |
寒梅傲雪情暖鶴城 |
蔡苗苗 |
3-63 |
外派稅務官的“流金歲月” |
張哲妍 |
3-64 |
拉莊村里來了個“城市娃” |
袁品涵 |
3-66 |
共克時艱 把實事辦在抗疫一線 |
孫 軍 趙小行 |
9-66 |
忠誠履職勇擔當 |
趙昊銘 程海峰 譚 締 |
9-68 |
三次特別的工作紀實 |
楊 春 |
9-70 |
崢嶸“稅月”秉初心 錦繡年華展風采 |
程瑛婷 程美子 |
10-68 |
好人“大志”二三事 |
潘亮亮 王 雪 |
10-70 |
“入世”二十載:深圳的“變與不變” |
林建榮 黃海濤 朱桂梅 |
12-55 |
文化長廊 |
||
張謇:民營企業家的先賢和楷模 |
章 兵 何夏軍 |
1-67 |
向銀號借貸的內務府 |
滕德水 |
1-70 |
澳大利亞稅收法制史略 |
韓 偉 |
1-73 |
董之燧與“攤丁入畝” |
毛玉庭 姜培忠 王秋杰 |
2-72 |
玉華宮與寺院經濟 |
董小龍 |
2-73 |
“稅”字豆糖 |
方海源 |
2-75 |
牛年話牛 |
呂 斌 |
3-68 |
太行之雄——紅旗渠 |
許東升 |
3-70 |
皇家的貨幣地租 |
滕德永 |
3-72 |
從“奏銷案”“哭廟案”等看清前期的稅收治理 |
馬耀明 |
3-75 |
“稅”字的初心 |
漆亮亮 陳 瑩 漆學達 |
5-72 |
槳聲燈影里的科舉經濟與相關賦稅 |
湯德喜 柴逢國 |
5-74 |
晉冀魯豫邊區的煙產稅收 |
申恩義 |
5-76 |
追尋紅色稅史 ——川陜蘇區稅收文物史料記憶 |
張國先 |
6-71 |
孟子稅收思想探求與借鑒 |
曾耀輝 |
6-74 |
千里運河話稅收 |
王雪絨 |
6-76 |
兩稅法:慘唐的救命稻草 |
劉松濤 |
6-77 |
厘金:湘軍制勝的保障 |
萬尚真 |
9-72 |
宋朝稅收的“雙面性” |
袁曙明 李星燦 |
9-74 |
歷史上的監察審計 |
伏 杰 |
10-72 |
中國古代鼓勵婚育的賦稅政策 |
漆亮亮 陳 瑩 |
10-74 |
在宋朝失眠 |
畢 卓 |
10-76 |
“繁”與“減”并存的宋代商稅 ——從《清明上河圖》中一個畫面談起 |
胡永華 丁向陽 |
11-74 |
趙奢的“說理式執法” |
程菲菲 |
11-76 |
回到拉薩回到了家 |
王 進 |
12-73 |
“王安石變法”的千年回望 |
陳佳軍 杭良易 |
12-74 |
葉方鷹:欠稅一厘黜“探花” |
鄭學富 |
12-76 |
“深化稅收征管改革之我見”征文 |
||
抓落實要心中有“數” |
朱 振 |
8-50 |
依法治稅 精確執法 不斷推進稅收征管法治化現代化 |
李玉勝 |
8-52 |
進一步深化稅收征管改革 用情用心用力做好納稅服務 |
鄭 汀 |
8-54 |
凝聚合力 精誠共治 積極構建新發展階段稅收治理共同體 |
米曉東 |
8-56 |
《關于進一步深化稅收征管改革的意見》中讀出的十大應有之義 |
郭洪源 |
9-38 |
以數字化轉型推動建設智慧稅務“深圳版” |
李 偉 |
9-40 |
牢牢把握稅收征管改革的基層導向 |
劉軍平 |
9-42 |
走向“智慧稅務” |
吳 竹 |
9-44 |
依托“數據服務” 深入推進“精細服務”建設 |
高軍波 翟陸祥 宋建軍 葉江 程玉朋 |
10-40 |
讓稅收征管改革引領出口退稅新發展 |
王紅雨 |
10-42 |
深水區中改革 立勢方能制事 |
張 亮 |
10-44 |
發揮組織保障和人力支撐作用 為進一步深化稅收征管改革保駕護航 |
馬文輝 |
11-40 |
加速數據驅動 實現精準監管 |
葉向東 |
11-42 |
強化基層稅務機關精準監管的思考 |
孫榮華 姚艷風 袁曉輝 |
11-44 |
推進“智慧稅務”建設路徑探討 |
王文清 |
12-58 |
稅務稽查:從經驗式執法向精確執法邁進 |
劉星辰 |
12-60 |
環球稅景 |
||
稅收——改變挪威汽車市場結構的重要力量 |
皮文婷 |
5-70 |
短視頻 |
||
民法典:房屋贈與的那些事兒 |
|
1-76 |
你真的了解電子發票嗎? |
|
1-76 |
辦稅大廳奇妙夜 |
|
1-76 |
牽起連心線 搭通致富橋 |
|
1-77 |
一座小城的“雙循環”之路 |
|
1-77 |
升騰的幸福 |
|
1-77 |
同舟共“冀” 涌動稅務力量/小小密封圈:方寸科技/一杯牛奶的溫暖之旅 |
|
2-76 |
奮斗的青春最美麗/攀登/“90后”稅務人 |
|
2-77 |
李杰:為“十四五”四川稅收現代化開好局、起好步 |
|
3-78 |
了不起的北斗“伙伴” |
|
3-78 |
歲月流轉 攜手前行 |
|
3-78 |
稅暖鄉村 稅護夢想 |
|
3-79 |
甜蜜的傳承 |
|
3-79 |
民法典中的“稅事”(系列二) |
|
3-79 |
鑄就陜甘寧邊區的紅色稅魂 |
|
4-79 |
紅色光影永流傳 |
|
4-79 |
姚叔的“!比恕芭!笔 |
|
4-79 |
白云深處開“天路” |
|
4-80 |
牌坊村的“信息路” |
|
4-80 |
盤點2021年便民辦稅春風行動十大亮點 |
|
4-80 |
忠誠稅路 黨在我心 |
|
5-79 |
春風十里攜手行 |
|
5-79 |
三十而立從頭越 |
|
5-79 |
一名外派稅務官的“北海道日記” |
|
5-80 |
“膠鞋書記”的心事 |
|
5-80 |
舌尖上的“黑色黃金” |
|
5-80 |
百年老兵張振綱:聽黨的話 永遠跟黨走 |
|
6-79 |
“革命媽媽”的紅色往事 |
|
6-79 |
一個特殊的信封 |
|
6-79 |
我為祖國繪星辰 |
|
6-80 |
老郭的“口頭禪” |
|
6-80 |
稅惠助傳承 新疆姑娘“繡”出美好生活 |
|
6-80 |
血戰湘江 革命理想高于天 |
|
8-79 |
一面特殊的五星紅旗 |
|
8-79 |
燃!“原子城”里學黨史 |
|
8-79 |
聆聽“北大荒”故事 弘揚“北大荒精神” |
|
8-80 |
韓宇南:為人民服務 就是我的初心 |
|
8-80 |
李子溝村的“開花洋芋” |
|
8-80 |
不忘初心 盡善盡美 ——追憶黨的一大代表王盡美 |
|
9-77 |
三分鐘了解:增值稅、消費稅分別與附加稅費申報表整合 |
|
9-77 |
小發票 大作用 |
|
9-77 |
“會飛”的麻餅 |
|
9-78 |
中國疫苗的戰斗接力 |
|
9-78 |
《光輝》MV |
|
9-78 |
廈門稅務突擊隊員的一個夜晚 |
|
10-78 |
島國上的大國“稅官” |
|
10-78 |
沉浸式打卡:塞罕壩上“不打烊”的征收站 |
|
10-78 |
一封紅色家書的革命囑托 |
|
11-77 |
稅務主播帶您逛“藝術節” |
|
11-77 |
2分鐘了解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新政策 |
|
11-77 |
家業 |
|
11-78 |
“天路”變通途 |
|
11-78 |
兩個小青年 |
|
11-78 |
西去東來 逐夢兩洲 |
|
12-78 |
高原稅務人的一天 |
|
12-78 |
幸!凹健毙拈g |
|
12-78 |
活動報道 |
||
“繁榮稅收學術研究 助力稅收高質量發展”研討會在京舉行 |
郝東杰 |
8-44 |
其他 |
||
中國稅務雜志社2021年公開招聘工作人員公告 |
|
1-75 |
-
中國稅務網官方微博
-
中國稅務網官方微信